2024-01-16 14:07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最新播出的《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盛典上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好书”。42种2022年度“中国好书”正式揭晓。一起来看看!
该书收入的是习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全书分为21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辑时作了必要的注释,附在篇末。该书还收入习2020年1月以来的图片45幅。
全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卷,共86万字,图片455幅。该书集政治性、思想性、权威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全国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读物中,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系统完整的一部党史正史著作。
该书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借鉴中国智慧、弘扬中华精神的优秀学术普及著作,它重理论、成系统而又多有史料的佐证,有描述、配百余幅彩色插图而又不乏精辟的警语,可以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它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精髓提供一个指引,通过它可以学习和掌握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对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大有裨益。它是一部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整体形象的国民素养书,它让世人明知中华文明以独特的命运,延续至今的原因所在;同时明示读者唯有通过中华文明的道路,才能贴切理解现代的中国。透过中华文明的基因,可以预见生生不息的人类未来。
该书是首部以大运河为题材的画传。作者精心选取了近300幅图画,从春秋战国到当代,贯穿运河的发展历史和运河社会的方方方面面。部分图片收藏于海内外文博科研和收藏机构,首次面世,极其珍贵。画传以生动的笔法、优美的图画为基本,以文字为线,以图画为珠,以线串画,图文并茂,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关于大运河的丰富视觉体验。
该书以汉字为切入点,透过汉字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价值导向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俗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按照中国人立身处世、美德建设的不同层面,精选107个汉字,分成修身自律、孝老爱亲、利他成人、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每个汉字用一篇2000字左右的国学小散文,阐述汉字字形、内涵演变及其价值理念,让读者了解汉字既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承载着人类共同价值。
该书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从读者感兴趣、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角度进行切入,用读者看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进行表述,尽可能找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和大众心理中的共鸣点,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通俗,既能降低受众的理解难度,也能唤起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认知热情,让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生活,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使传统岁时节令别具人文内涵,不但让古老的敦煌壁画“活”了起来,更是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感悟敦煌之美、传承中华文明。
该书讲述了中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之道,精辟阐明了饮食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大精深。作者以考古学家的面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中华饮食的发展流变,包括饮食与中国远古文化、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酒中三昧、饮茶之道、饮食掌故、岁时饮馔、饮食礼仪,生动展现了历史餐桌上的独特风景。
这是一部全面总结百年考古成就、展示中华文明辉煌的普及性读物。全书分多元一体篇和史料传承篇两部分,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三星堆、金沙、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热点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清华简、睡虎地汉简、敦煌汉简等出土文献的内容和价值,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丝绸之路简史,全书综合运用中外稀见历史文献、最新考古资料和权威科研成果,通过对丝绸之路的走向、城镇、战事、物质交流、人口流动、政权与聚落、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存等18个问题的深度分析,阐述了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辉煌历史,呈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了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博雅而厚重,对我们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全书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兼具,是一部可读性很好的丝绸之路通俗历史读物。
该书围绕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劝学等10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以作者近90年人生阅历、60年潜行研习为基础,秉持亲切生动的文笔、率真幽默的风格、深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解读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该书在内容方面绝不故作高深,而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抽丝剥茧,带领我们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准则的源头,用生活化、哲理化、思辨性的语言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揭示其中的丰厚内涵与深厚意义,回应时代先声。
科学家从来不是文学写作的好材料,一则因为科学生涯本身似乎平淡无奇,既缺战场的惊险又无情场的激动;二则科学家的行当相隔如山,说的话行内人津津乐道,局外人一头雾水。何况本来科学是个严肃的行当,科学家本不该是市井说笑的材料。但是科学家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有心人去发掘,“于无声处听惊雷”。为此,有了这本《科坛趣话》,试图通过一连串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趣闻,来阐述科学的文化本性。
该书是一本科学专业又富有情怀的中国13种野生猫科动物科普笔记。从演化历史好书、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分布等多维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分布于中国的虎、豹、雪豹、云豹、云猫、欧亚猞猁、亚洲野猫、兔狲、金猫、丛林猫、豹猫、荒漠猫、渔猫13种野生猫科动物,并运用文字、图片、红外视频等形式,讲述了人与这些猫科动物相遇、相处的故事。
人类跟水打了几十万年的交道。我们知其然: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也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万物不离水?该书把与水相关的自然、生态、资源、能源、利害、应用、文化等诸多离散的知识点像江河汇流一样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手绘图用透视的手法来剖解各种水工程构筑物的三维场景。全书分为34个知识单元、350个知识点,按照水与万物的关系、水之兴利的成就、水对文明的贡献三个层次,依序编排。旨在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观察水世界、了解水文化、学习水知识、掌握水应用、探索水开发、加强水保护。水世界,美得只缺发现。
该书是一本介绍细胞来龙去脉的科普读物,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发现背后的故事,以及备受关注的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的科学原理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事件。该书图文并茂,通过一个个科学家的小故事,理清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脉络,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引起读者对细胞科学发展的思考和审视。
该书将40个疑难复杂的临床病例写作曲折悬疑的“案件”,不仅在言而有据的前提下还原抽丝剥茧、严谨诊断,胆大心细、积极治疗的真实医疗场景,而且通过每个“案件”后所附的“相关病例”和“医生提示”,为读者总结和科普防治该类疾病的重点知识。让医生对感染性疾病中的疑难杂症有更多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也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获得感染防控与就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尽量避免相关危险因素,在疑似患病后能尽快寻求到合适的治疗。
该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少先队百年史,也是系统展现百年来中国少年儿童英雄典型的历史长卷,在用诗意的文学语言呈现少先队史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填补了少先队发展史中的一个空白。该书用散文诗一般的抒情语言,串联起不同历史阶段的非虚构的少年英雄模范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进入历史情境之中,同时,又让红领巾的百年历史浑然一体,气韵生动流畅,故事生动感人。
这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凭借对党史、军史的深入了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透过历史的烟尘,从小切口处入手,以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韩子路、秋子等一群民间戏班的孩子在战争年代里成长为少年文艺战士的颇具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一桩桩温暖的小事,一次次艰难的离别,一个个丰满的人物,以及战争缝隙里的甘与苦、悲与欢,赋予历史生动的表情与温热的体温。而江湖戏班、传统剧目等民间艺术元素的穿插,主人公心灵成长精准细腻的呈现,创办列宁小学、随营学校的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未来的呵护与期许,使得文本兼具历史的初心和纯美的童心。
该书以批国家公园之一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创作背景,以两个男孩守护雨林、监测刚成年离群的长臂猿“刚子”为主线,用充满童心和想象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该书讲述了汉族男孩小海一家三代支援西部,为三江源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贡献青春与热血的感人故事。“我”与母亲和被救助的野生动物一道,前往雪山寻找失踪的父亲。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我”一边以孩子天真的目光,探寻着三江源神奇的自然风物;一边在与小动物们相伴的过程中,回忆“我”和父母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这一路上,“我”获益颇多,与藏族、回族的孩子成为了挚友,在广袤的三江源土地上茁壮成长,并继承父辈遗志,继续守护三江源上的生命。
该书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搭建了一个患病的9岁孩子的内外世界。他是如此敏感聪慧,能穿透俗世生活的雾障,看到和听到那些别人无法触及的光点;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在思索人生的每一个问题,譬如孤独、譬如秘密、譬如死亡……一开始,作者非常耐心细致地打磨了主人公王盒盒的每一个心灵侧面,王盒盒生动有趣的心灵世界,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到了后段,作者笔锋一转,点出了王盒盒所患的“病痛”,这个故事的时间线才真正流动起来。王盒盒面对死亡,面对新生,从抵抗不甘到释然接纳的过程,是完全属于孩子的处理方式,读后会不禁动容泪目。
秦岭三庙村的小男孩汪汪,跟小伙伴一起从溪水边救回一只受伤的熊猫崽崽,给它取名小四。在三庙村村民的倾力救助和照顾下,在孩子们的倾情陪伴中,小四健康快活地成长着,成了全村人的大宠物……让读者体会“万物和谐”之道,形成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生态环保理念。
该系列以中国稀有的鸟类为主人公,讲述了丹顶鹤、朱鹮、北京雨燕、绿孔雀的故事,丹顶鹤爸爸妈妈领着小鹤飞往南方过冬,小鹤一路不断有新发现;朱鹮一家回到故乡,遇见了很多朋友;北京雨燕从遥远的非洲飞回北京,却无处安家;黑颈长尾雉有一个心愿,想见到美丽而稀有的绿孔雀……故事围绕鸟儿不同的生活境遇展开,共涉及数十种鸟,描述了鸟儿安家、寻找食物、养育宝宝、迁徙等场景,传递出鸟儿坚韧、勇敢的精神,让孩子感受鸟儿百态、自然之美,获得成长的力量。
这套绘本围绕运载火箭、探月工程、京张高铁、南极科考,通过图画故事书的形式,巧妙地把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真实事迹和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带儿童上天入地去极地,了解中国科技有多强。这套绘本打破了以往前沿科普作品的“高、精、尖”,用一线科技工作者的亲身经历来给儿童讲中国故事,通过大场景的精美手绘图,来全景描绘火箭发射现场、月球采样、高铁施工过程、科考探险等场景,配以故事和知识点讲解,让儿童了解中国科技创新和科学知识;认识可敬可爱的航天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和科考队员,感受中国力量,培养创新精神。
这套丛书精选6个极具代表性的“国之重器”为主题编撰成书。从天文到地理,从极地到海洋,知识面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基础研发原理,培养孩子对科学、科技的兴趣。
这本立体书不仅有单个立体场景,书页拆解后,还可重新拼合为一个超大的三星堆立体全景。通过这一创新设计,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宛如穿越时空、亲临考古现场、畅游三星堆古城。内容以三星堆的发掘和研究过程为主线,呈现了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历程和三星堆文明的大致面貌,还概要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第二轮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融入诸多考古小知识,带领读者在探寻中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
5G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历史上早就有过出色的无线战。红军长征的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八万人锐减为三万人,此后该向何处去,攸关全军的生死存亡。通道转兵,中革军委二局的破译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革军委二局“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几乎成功破译了军的所有密码情报,而军对红军的情报却一无所获。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情报战争史上的一个孤例。同志感慨地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该书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以大量解密档案、“破译三杰”后人提供的手资料为基础,在客观史实基础上甫以文学想象。全书主体故事发生在红军主力1935年1月初突破乌江、3月底南渡乌江之间,其间有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等大事件,这也是长征途中关键、有戏剧性的辉煌乐章。
这部长篇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力作,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是久违了的文学里的中国乡村。它的神经末梢链接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链接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链接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结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朴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该书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代背景,抒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在荆州长江南岸天露湖边天露湾村,员、村支书洪家胜父子和乡村能人金满仓父女两家人两辈人经过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江南地区种植葡萄的奇迹,并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从而带领乡亲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共同富裕。
岭南百年老字号同钦楼盛传将在年底结业。一帮老伙计力挽狂澜,盘下店面。同钦楼已退休的主厨荣贻生师傅,道出个中缘由……小说沿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这是作家季栋梁的长篇报告文学,是作者对家乡感情表达较为完整的一次记录。作者扎根于深厚的宁夏西海固大地,深入基层的社会组织,捕捉细微的社会细胞,让作品保持着泥土的气息与活力、诗意的厚重与提升。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业,不仅仅是经济上摆脱贫困,也是广袤乡村的社会变革与精神洗礼,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和成长。作者踩进生活的泥土,贴近现实的人物,去发现细节、感受细节、思考细节,敏锐地捕捉和表现脱贫攻坚事业中的新因素新气象,写出了一部新时代的“创业史”,记录了大量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时代新人,以及他们身上闪耀的时代精神的光芒。
这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沉潜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二十年间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江南茶叶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运。王旭烽写茶人茶事,在翻天覆地的大时代中,写出了江南烟雨浸润中的中国人的选择和敞开、融入和奋进;在时代的激昂与风雷声中,王旭烽写得悠远低回又荡气回肠,写出了茶香和茶性,写出了江南文化的诗意和力量,写出了中国的风度、情怀和品格。
该书为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楷模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记述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克服重重挑战,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生动还原了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建设时期的艰辛历程,再现了祖国内地与香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家国记忆。
该书用平实的语言,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张桂梅的成长历程,真实再现了一个以爱为本、初心如火,用一生去书写教育诗篇的张桂梅形象。作者将张桂梅总结评价为一位“平民教育家”,并用大量细节故事展示了张桂梅“平民教育家”的面貌。
老话讲,隔辈儿亲。爷爷陡然去世,那豆却在骨灰中意外发现了一块似乎不属于爷爷的“异物”。这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昔日的胡同顽主,今日的国潮少年,决定一探究竟。谁知,这还仅仅是个开端。正如司炉工李师傅所说,这天下的事儿,全拴在一块儿呢!当那豆的手机视频里传来阿尔巴尼亚的号子声,当发小阴晴从大洋彼岸传来了新的线索,那豆决定,背上行囊,为了爷爷亲赴美洲大陆走一遭……
该书是一部讲述西海固妇女通过移民和自力更生找到生活出路的自传体小说。以作者马慧娟的个人经历为主线索,讲述其从出生、上学、农田劳作、移民红寺堡、打工挣钱、文学创作,一直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所听所见,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和加工,将西海固贫困农民在党和国家的生态移民、脱贫富民等政策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娓娓道来。该书旨在展现中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
该书是我国有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先生与青年学者臧峰宇教授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问题所作6篇学术对话的结集。两代学人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历史深处的哲学心语、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探索与新时代哲学的现实关注、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沉思、文化的实践转化与制度文明的时代建构、历史科学的前提与历史思维的时代性、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探索等话题展开深入的对话。这些学术对话紧扣时代问题,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中可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魅力与创新探索。
该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回顾了中国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这是目前第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红色主线,通过精选我党各个时期、各个节点上的经典文物,讲述文物承载的历史故事及其蕴含的价值意义,呈现中国百年光辉历程的党史纪实读物。一件件文物化身为一个个历史片段,串联起中国人百年来上下求索的伟大征程……
该套丛书精选河北邱县农民漫画爱好者创作的近千幅漫画佳作,围绕“小康”“环保”“新风尚”“廉政”等主题,以农民的特有视角、幽默的艺术笔法,或温馨或风趣或传神,引领读者重温传统文化,描绘乡村巨变、记录国家发展、书写崭新时代。
该书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基本精神,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十个方面的重大成就进行系统阐释,是一部讴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通识性读物。全书紧紧围绕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的事实本源、发展脉络、制度贡献、理论创新和广泛影响,力求将这些重大成就讲深讲透,使广大读者对其产生深刻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该书收录了30多个具有普遍性、历史性、当代性的中国村庄,立足扎实的调研和详实的数据,以平实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这些村庄在产业发展、生态改善、乡村建设、文化传承、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和基本现状,既有对发展成绩、可喜变化的高度肯定,也有对面临困难、存在不足的深切体察。旨在通过对这些村庄全面、客观、深入的观察和记录,为社会各界打开了解认识中国乡村真实情况的一扇窗口,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快速发展、日益变迁的中国乡村留下一份珍贵存照。
“有史有论,史论互证”,该书以史为线回顾中国制造的复兴之路,探究中国制造崛起的深层根源,以论为主,全方位解读中国制造的能力修夫,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话题,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